55世纪 - 55世纪
55世纪2023-11-17

55世纪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2022年开展37项田野考古 新老项目均有重要收获******

  中新网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社科院考古所)2022年度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1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陕西太平遗址 、河南裴李岗遗址 、辽宁牛河梁遗址 、新疆呼斯塔遗址等37个发掘项目逐一汇报各自研究进展,并进行交流研讨 。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考古所所长陈星灿研究员作会议总结表示,这37项田野考古工作分布在全国16个省区 ,新老项目均取得重要收获,对于构建文化谱系 、填补发现空白 、解决遗址布局等重大学术问题 ,都提供了重要的考古新材料。

  这37个田野考古项目包括史前考古10项 、夏商周考古10项 、汉唐考古13项 、边疆考古4项 ,时代上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到宋元明清时期;内容上涵盖现代人起源及扩散、农业起源 、新石器时代文化起源、文明起源 、南岛语族起源和扩散、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形成和发展 、中外文化交流等诸多研究课题。

  陈星灿指出,尽管受疫情和疫情防控 的影响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2022年度国外考古项目完全陷入停顿,但国内田野考古工作还 是有很大收获,有很多新的重要发现,取得十分优异的成绩。该年度新 的田野考古项目包括福建平潭龟山 、海南万宁湾仔头、云南昭通朱提古城等,但更多 是长期发掘的重要遗址特别 是古代都城 ,如禹会、陶寺、新砦、二里头 、偃师商城 、洹北商城、殷墟 、周原 、汉长安城、汉魏洛阳城、邺城 、隋唐长安城 、隋唐洛阳城 、唐宋扬州城、辽上京等遗址,其田野考古工作延续多年也取得重要成绩。

  从总体上看,中国社科院考古所2022年度田野考古项目不论规模大小 ,考古工作者都有明确 的学术目的、学术目标和课题意识,不少田野项目采取精细提取信息 的发掘方法,实施精细化发掘,三维扫描 、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提取水平较以前有很大提高。同时,包括动植物考古、人骨考古 、冶金考古、年代学研究、环境考古、同位素分析 、古DNA分析 、微痕分析 、残留物分析 、埋藏学等在内 的各种研究上,多学科合作广泛运用已成为从史前到历史时期田野考古发掘和研究 的常态。

  陈星灿强调 ,田野工作 是考古资料收集和一切考古研究的基础 ,必须抓紧抓实。在田野考古工作中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考古工作者文物保护意识空前加强,遗迹和遗物在发掘中就得到及时保护 。

  他也坦言 ,虽然田野考古发掘简报和报告 的撰写日益受到重视 ,但这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许多重要遗址 的田野报告,还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以尽快完成出版 。

  “很高兴年轻一代考古人正充分成长起来 ,‘70后’‘80后’已成为田野考古的主力,‘90后’也开始成为田野考古 的中坚力量 ,相信未来 的田野考古工作会更精彩 、也会有更多成果 。”陈星灿说 。(完)

世界需要怎样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全球治理成为共识******

  中新社北京12月5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世界需要怎样 的人工智能 ?12月4日至5日在北京举行 的2021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上,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思想领袖和实践者线上线下“云”集一堂,共商人工智能发展大计。论坛开幕式上 ,国际组织、政府部门和学术界代表就对人工智能 的国际合作、全球治理形成共识。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秘书长技术事务特使办公室主管官员玛丽亚·弗朗切斯卡·斯帕托利萨诺表示,人工智能是联合国秘书长发布 的《数字合作路线图》中提到的关键数字挑战之一。作为一项能够带来真正变革的技术 ,人工智能 的应用也伴随着严峻挑战 。在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益处的同时,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更好的引导与合作。

  她说 ,联合国秘书长在《我们 的共同议程》报告中强调了要加强人工智能领域 的全球监管,提议要建立一个由多重利益攸关方参与 的全球人工智能合作新机构,特别强调要纳入全球南方国家及其观点的重要性 。“我们必须共同努力建立普惠包容 、反应迅速 、且行之有效 的全球合作架构 ,以此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各项挑战”。

  中国科技部副部长李萌指出 ,中国秉持科技向善 ,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治理 。他认为,未来 ,人工智能治理要倡导敏捷治理理念 ,实现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 的平衡 ;倡导包容共享理念 ,实现不同群体共享智能红利的平衡;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智能化与绿色化 的平衡;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现差异发展与合作共赢的平衡。

  在中国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看来 ,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的驱动下 ,人类 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变革 ;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 的驱动下,产业 的生产方式将发生深刻变革 ,人工智能还将深刻影响社会治理 的现代化进程。她说 ,中国工信部已组建智能传感器 、智能网联汽车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北京等8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等 ,未来还将携手相关各方 ,在共促人工智能持续健康发展、共建包容共享的人工智能治理规则 、共创国际合作新局面等方面大力合作,为推动人工智能国际治理体系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

  图灵奖得主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指出 ,随着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 的相互嵌入 ,保持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协同越来越重要 ,这就需要做好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应用与治理之间 的平衡 。然而,人工智能对数字经济时代的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也提出挑战 ,不断精进 的算法、高效的算力和隐私保护是人工智能理论 的新方向。他认为,“平衡包容”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 的建构,将进一步释放人工智能的潜能 ,更大程度地保证人工智能 的安全性 。

  作为本次论坛国际支持机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表示,人工智能在疫情应对 、抗击气候变化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 ,人工智能也存在算法偏见和侵犯个人隐私等风险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在世界各地愈加普及 ,需要就公平道德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的构建路径达成共识,国际合作至关重要。因此 ,要确保围绕人工智能开展的对话真正具有全球性 ,让每个国家都有机会发声 。

  “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 的标志性技术 ,智能时代 的‘大门’已经缓缓开启 。”论坛主办方、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指出 ,人工智能治理必须协同多元主体、兼顾多维目标 、融合多元价值 ,加强全球合作与对话,构建平衡包容 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 。大学作为人类科技文明 的重要策源地 ,不仅要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技术前沿努力突破创新 ,也要践行科技向善 的文化理念,塑造良善 的人工智能价值与伦理 ,推动建立科学合理 的人工智能国际治理体系。

  他说 ,清华大学高度重视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和教育 ,已先后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产业研究院 、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 、智能社会治理研究院 。清华大学将继续发挥多学科优势,努力在人工智能治理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55世纪地图